试用体验智慧养老系统

居家养老网络平台(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)

居家养老网络平台(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)

“‘互联网+养老’服务产品主要包括‘线上’的网络服务平台,与‘线下’具体的居家养老的上门服务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服务、地产养老服务,以及老年可穿戴产品、金融、教育、法律援助等其他专门信息服务产品。通过‘线上’与‘线下’相结合的形式,共同打造养老服务产品,实现老年服务一体化、便捷化、多样化与全面化,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不同需求。”

当前及长久的未来,养老服务会是社会服务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。而随着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,“互联网+养老”成为持续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关键。

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主任、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理事梁春晓认为,“互联网+养老”是基于、运用或通过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,形成适应老龄化和老龄社会的创新型养老体系。“养老体系包括养老平台、养老系统、养老服务、养老产品和养老标准等。”梁春晓对本刊记者解释。

信息平台将改变“住不上”“住不起”“住不好”问题

据统计,到2018年底,我国养老服务机构与设施共16.38万个,床位总数746.3万张。相比近2.5亿的老龄人口,传统养老机构“住不上”“住不起”“住不好”的问题十分突出。

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,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、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。

居家养老服务被看作解决传统养老机构三大问题的实际解决之道,其以家庭为基础,在政府主导下,以城乡社区为依托,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,由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,企业、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,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志愿者提供公益互助服务,是满足居住在家老年人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养老服务模式。

“当前‘互联网+养老’主要的发展模式之一就是依托互联网平台,以上门服务为主要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。其特点是受众稳定、服务需求大。有些地区是政府开发养老服务信息平台,在平台上链接相关服务企业,由众多服务企业随时派员上门服务。有些则是互联网养老企业自行开发平台和提供上门服务。”李璐说。

“虚拟养老院”是养老信息服务平台,和传统养老方式相比投资更少,服务范围更大,老年人不必住在养老院中被动接受服务,而是可通过平台对服务提出具体需求,服务提供方再上门进行服务。

邢伟表示:“政府层面搭建养老服务相关信息平台,为养老机构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借鉴提供支撑,为老年人及其家庭选择养老服务提供更多参考,为扩大养老服务辐射能力提供保障。”

不可否认的是,以养老服务为代表的社会服务具有公益属性强、隐形门槛高等特点。有效激发养老服务市场活力离不开多元化的社会服务供给。《意见》指出,促进社会服务与互联网产业深度融合,大力培育跨行业跨领域综合性平台和行业垂直平台。创新养老等社会服务平台建设模式,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社会服务平台建设。

李璐表示,目前越来越多大型资本投资的养老服务机构,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内部信息技术应用,不过传统小型养老服务机构的科技应用相对较少。未来需要加大养老服务机构对社区居家养老的支撑作用,激发出传统机构养老依托智能技术的新应用场景。

靳晓菲则建议,增大多元资金投入养老产业力度,引导社会资本参与“互联网+养老”体系建设,与政府资金形成合力。不过“互联网+养老”还存在碎片化发展,没有形成一个有机体系。应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,构建综合的信息平台,形成深度连接,避免信息孤岛,加强对市场行为的监督,确保数据隐私安全和政策的落实。

文章来源: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

返回顶部